看股票的平台 毛主席称赞他:一个人能顶几个师!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延安_熊向晖_胡宗南_蒋介石

发布日期:2025-04-28 22:16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看股票的平台 毛主席称赞他:一个人能顶几个师!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延安_熊向晖_胡宗南_蒋介石

引言:看股票的平台

2001年,中央电视台为庆祝建党80周年制作了一档节目,名叫《无声的功勋》,其中有一集的标题叫做:《一个人能顶几个师》!

一个人能顶几个师!这是毛主席对熊向晖的评价。

那么,毛主席为何对熊向晖如此看重?而熊向晖究竟又有着怎样的重要贡献?

那是因为,熊向晖曾经两次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延安!

第一次挽救延安:

第一次是1943年,当时蒋介石觉得日本人是打不进四川了,又恰逢斯大林刚解散了共产国际。

这时,蒋介石产生了欺负共产党没人管的错觉,于是密令胡宗南偷袭延安,企图一举占领延安,消灭我党的领导核心。

展开剩余91%

1943年7月2日,胡宗南根据蒋介石亲自审定的攻取延安的作战计划,向师一级的部队下达了于7月9日0时,闪击延安的命令。

此时的延安危急万分,我军主力部队早就东渡黄河,去山西抗日了。整个陕北的正规部队只有359旅这一个旅,然而就这一个旅还成了生产模范。

而蒋介石计划出动五个军,打算就是堆人头都能堆赢359旅,在当时蒋介石眼里这个计划简直是无懈可击。

而蒋介石万万没想到,这个命令可能还没有到下面部队的师长手里,就已经呈现在毛主席的办公桌上了。

原来,胡宗南的机要秘书:熊向晖刚开完会,就赶紧把国军的作战部署传递给了自己的上线,西安《新泰日报》主编王石坚,再由王石坚用电台将偷袭计划发往延安。

果然,

在7月4日,国民党军队计划进攻延安的前四天,我党以朱德的名义亲自致电胡宗南,揭露国军的偷袭阴谋:

道路纷传,中央将乘共产国际解散机会,剿灭共产党。我兄已将河防大军,向西调动,弹粮运输,络绎于途,内战危机,有一触即发之势。当此抗战艰虞之际,力谋团结,犹恐不及,若遂发动内战,必致兵连祸结,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,而使日寇坐收渔利。落款:朱德。

毛主席还下令通过重庆新华日报等各种新闻渠道,刊登朱老总的这份电报,将蒋介石的险恶用心公之于众。

美、英、苏等国大使闻讯后,纷纷向蒋介石施加压力,声称蒋介石一旦挑起内战,那就是断绝军事援助的行为。

当时连缅甸的史迪威公路已经被日军给切断了,全靠从喜马拉雅山另一边的驼峰航线空运武器弹药。

如果断绝外援,国民党军队那将倒回长矛弓箭的时代,这让蒋介石不得不服软。

巧妙摆脱嫌疑:

倒是胡宗南看到朱老总的警告电报时,显得极为震惊,他自己看了两遍,又让熊向晖给念了一遍,不可思议的说:

“共产党这一手也太厉害了,我们闪击延安的计划他们给怎么知道的呀!”

熊向晖赶紧分析:

“哎呀,从朱德的电报看,一定是有人把情报给泄露了,泄露给了共产党,不查清楚,不好向委座交代呀!”

胡宗南也知道蒋介石定会追查这件事,于是问到:

“向辉呀,这事儿你怎么看呢?”

而此时就是熊向晖演技的高光时刻,熊向晖一脸严肃地说到:

“请胡先生指定专人将参战部队和参会人员知道这一秘密的人,包括我在内,列出名单,秘密审查,但明面上要若无其事,不要打草惊蛇,免得泄密者听到风声逃跑了。从现在起,就不要让嫌疑的人参与机密了。”

胡宗南听到之后,那是连连点头称是,于是把抓泄密者的重任就交给了熊向晖。

但当晚胡宗南召集参谋长等人开会时,熊向晖是照常参加,丝毫都没避讳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还真让熊向晖找到了一个“替罪羊”,也不能叫替罪羊,就是那个泄密者。

熊向晖“查明”在7月6日,中央社自西安发出电讯:西安文化团体开会致电毛泽东,叫他趁共产国际解散之机,进而解散中国共产党。

熊向晖说:“哎呀,就是这帮傻子乱发电报,无意间泄露了我们要闪击延安的意图!”

胡宗南看着熊向晖的结案报告,大骂道:笨蛋、傻瓜,坏了大事!遂下令将泄密者发往西安劳动营关押,要知道,这里可是专门关共产党的监狱。

于是,蒋介石这次精心谋划的偷袭最终是化为了泡影。

因为此事,毛主席在后来就给熊向辉点赞,说到: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!

第二次挽救延安:

1947年1月初,经胡宗南的栽培,敲定熊向晖去美国留学的事宜。

趁着办留学手续的间隙,熊向晖和相恋多年的女友谌筱华结婚,证婚人是蒋介石的大公子蒋经国。

随后,熊就休起了年假,和新婚妻子去杭州度蜜月,看起来,熊向晖似乎就要远离谍报战场了。

结果好景不长,在3月1号中午,一个中统的特务找到了熊向辉,要请他走一趟!

熊向辉心说:“哎哟,坏了,暴露了!”如果是军统来抓,还有回旋的余地。因为胡宗南和军统的戴老板很熟,熊向辉也和军统人员有交集,可中统里面那可就是两眼一摸黑了。

熊向辉被带到南京已经是3月2号,结果居然是胡宗南要见他。

熊向晖在一秒内体会到了喜怒交加,心想:

“中统这帮傻子也不说清楚,请你、走一趟和请、你走一趟,有天差地别的,知道吗?”

尽管心潮澎湃,熊向晖还是面不改色,只听胡宗南吩咐到:“小熊啊,暂缓留学,现在跟我回西安。”

回到西安后,胡宗南对熊向辉告以原委:

前天蒋总裁急召我来南京,说美苏英法四国将于3月10号在莫斯科开会,届时会讨论中国问题。总裁就当机立断,命令我直捣延安,进攻日期选在四国外长会议第一天,即3月10号。

而胡宗南交给熊向晖的任务就是拟定攻取延安的作战部署,以及占领延安后的施政纲领。

熊向晖由此再次获得了胡宗南闪击延安的详细计划。

如果胡宗南要是直接放熊向晖去留学,那这次党中央可就危险了。

不得不感叹冥冥中自有天意!当周恩来意外收到熊向晖这份进攻情报时,不禁喜出望外。

本来大家都以为他要去美国留学了,周恩来感叹道:

“哎呀,真是好样的,关键时刻又一次保卫了党中央!”

但电报里是言语简略,很多细节都说不清楚,一个细节可能就决定战争的成败,所以周总理约熊向晖面谈。

而熊向晖这次和周总理见面,除了聊胡宗南闪击延安的计划,熊向晖还直抒胸臆:

“我想直接回西安了,不去美国留学,全面内战就要开始了,胡宗南进攻陕北只是迟早的问题,我留下来还可以继续起点作用。”

此时,就不得不佩服周总理的远见了,周恩来劝到:

“胡宗南保荐你去美国留学,中央也同意。你怎么好说不去?去美国留学,许多人都求之不得,你不求而得自愿放弃,这样不合常理可能还会引起胡宗南的怀疑。

我刚才讲了,我们对美国了解不多,同美国打交道缺少经验。现在我们没有条件派自己的同志去美国留学,胡宗南代我们培养,得意的那是我们。

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,结局肯定是惨败告终。如果战争时间长,你回国以后在国民党可以提高地位,更有利于做情报工作。如果战争时间短,你回国以后可以做新中国的外交工作。”

在那时候,周总理就为熊向晖想好了未来在新中国的事业蓝图。

传奇的后半生:

但在熊向晖去美国留学前,胡宗南已然得知了熊向晖是我党潜伏人员的事情。

据胡宗南手下的行动队长回忆:

我当时已经掌握了熊向晖是共产党的铁证,我还当面告诉了胡宗南,要把熊向晖给抓起来干掉,但是,我一直都不明白,这胡宗南为啥不对熊向晖采取行动,反而还让我不要声张,最后还要送熊向晖到美国留学!

正所谓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,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,要是胡宗南把熊向辉的事情闹大了,胡宗南该如何向蒋介石解释自己身边有个共产党潜伏了12年,更如何解释两次闪击延安都泄密?很有可能胡宗南前脚把熊向晖给办了,自己也跟着就会被蒋介石给办了。

要不说呢,国民党人没有直面错误的勇气,更没有改过的毅力,所以胡宗南只好用一个错误去掩盖一连串的错误了。

熊向晖后来回忆,他和胡宗南的最后一次谈话是这么说的:

胡宗南当时说:“这里已经没什么事了,你还是去美国吧,明天一早就走!”

熊向晖回忆:临行前,我还专门去和胡宗南道别,他就伸出手来跟我握了一下,什么话都没说。此后,我再也没见过胡宗南。

想想也是,这胡宗南一口老血都要喷出来了,他还能说啥呀?

1947年7月,熊向辉去美国留学,和他同行的还有两名同学,他们分别叫申健、陈忠经。

而熊向晖、申健、陈忠经这三位则被周恩来称为龙潭后三杰。

周总理是这么说的:我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情报人员工作卓越,李克农、钱壮飞和胡底属于前三杰。

国共战争期间,又有三位突出的情报人员,熊向晖、申健和陈忠经同样一人能顶千军万马,创造了情报工作的奇迹,他们就是侯三杰。

从结果上来看,不得不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在留学深造的人选上,那是高度一致,选出了“双方都满意”的人选。

而熊向晖在美国留学期间,不负周总理的期盼,于1948年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获得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。

而新中国成立后,熊向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,开始了他20多年的外交生涯。

在诸多重要的外交场合中,熊向晖都以周总理助手的身份出现,参与了蒙哥马利访华、尼克

松访华的历史性事件。

自1982年熊向晖从调查部和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退下来后,受荣毅仁的再三邀请,熊向晖出任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兼党组书记,又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弄潮儿。

而在2001年,中央电视台的《一个人顶几个师》特别节目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了熊向晖在中国革命中的传奇经历。

结语:

向晖向晖看股票的平台,“面对着黑暗,怀揣着光明”,熊向晖用自己的一生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,帮助旧中国走出黑暗,成为光明的新中国!

发布于:天津市